Background Image
学院首页 > 人才培养 > 本科生培养 > 通知公告 > 正文

【机情无限 精彩毕设】机械2025届毕业设计(论文)中期检查优秀案例分享第三十七期——山地齿轨列车转向架设计

发布时间:2025.04.17 | 编辑: 李艳梅

学生姓名孙世杰

      车辆2021-01班

指导教师方修洋

毕设题目山地齿轨列车转向架设计

  一、概况

1.选题意义

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主要依靠轮轨间粘着力来获得向前的动力,这使得车辆可以在平直的道路上顺利前进,但面对山地情景的通过路线,山地的坡度限制了单纯靠粘着力爬坡的极限。

与普通铁路相比,齿轨铁路在轨道中间铺设有一条特殊的齿条,这就使得其爬坡能力大大增加,在大坡道通过时依靠齿轮齿条啮合辅助牵引,具有极其优异的爬坡能力。

同时,爬坡因为海拔的上升,带来的温度和冰雪的影响,这使得用齿轮齿条提供额外的动力更有意义,能很好的提升车辆整体运营效率,会提速运行,因此设计一款山地齿轨列车转向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
2.任务分解

任务一:了解国内外发展趋势,完成科技文献翻译

1搜集国内外发展趋势资料,通过学术数据库、行业报告、专业网站等途径,搜集国内外齿轨列车及转向架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。

2筛选并整理资料,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筛选。

3将筛选整理后的英文科技文献翻译成中文,确保翻译准确、流畅。

任务二:完成齿列车转向架设计

1转向架总体方案设计,根据国内外发展趋势和实际需求,确定齿列车转向架的总体设计方案。

2将转向架结构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分别设计,包括驱动电机选型、齿轨轮设计、转向架构架设计以及其余轴箱、悬挂、制动装置的设计等。

3转向架构架零件图绘制,根据总体方案,使用SOLIDWORKS等软件绘制转向架构架的零件和装配体。

任务三: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完成转向架静强度分析

1将建好的模型导入ABAQUS中,根据TB3549-2019标准,设置静强度分析的各项参数,如载荷、约束条件等。

2运行有限元分析,获取转向架构架的静强度分析结果,并输出相应的报告或图表。

任务四:完成毕业设计说明书的撰写

1分别介绍课题的研究背景、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,撰写引言和背景。

2详细描述转向架的设计过程,包括总体方案设计、装配图及零件图的绘制等。

3对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,评估转向架的静强度性能。

二、已完成工作

已完成的工作大致包括三个部分:

1.完成了部分文本工作。目前已经认真了解国内外发展趋势,完成科技文献翻译,搜集国内外发展趋势资料,通过学术数据库、行业报告、专业网站等途径,搜集国内外齿轨列车及转向架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;筛选并整理资料,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筛选;同时已经将筛选整理后的英文科技文献翻译成中文,确保了翻译准确、流畅。同时也对设计过程中所需要的必要计算过程进行了文本整理,后续可直接添加到设计说明书的撰写当中。

具体成果如下:


1  文献翻译

  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图2 齿轨轮相关设计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3 转向架构架相关设计

  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图4 驱动电机选型相关计算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5 齿轮箱齿轮相关设计

2.基本完成了齿列车转向架设计。进行了转向架总体方案设计,根据国内外发展趋势和实际需求,确定了齿列车转向架的总体设计方案;将转向架结构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分别设计,包括驱动电机选型、齿轨轮设计、转向架构架设计以及其余轴箱、悬挂、制动装置的设计等,并完成了建模。

具体成果如下:

首先确定了齿轨动力转向架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表

齿轨动力转向架主要技术参数

轴重

≤12t

轨距

1000mm

轴距

2615mm

黏着最高运行速度

120km/h

齿轨最高运行速度

40km/h

电机悬挂方式

抱轴

轮对内侧距

918±2mm

轮径(新/全磨耗)

840mm/770mm

车轮踏面形状

LM

轴颈中心横向跨距

1600mm

空气弹簧中心横向跨距

1720mm

自重

≤10t

制动形式

带式+踏面制动

齿轨动力转向架主要技术参数

接着对齿轨转向架各个部分进行建模,最终得到如下结果

  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6  齿轨转向架总体装配图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图7  构架模型

  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图8  齿轮箱模型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9  踏面制动装置模型

    

          图10 带式制动装置模型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11  轮对部分装配模型

3.完成了对ABAQUS软件的基本学习,便于后续直接开启仿真分析工作。

12 ABAQUS仿真学习实例

二、下一步工作计划

 首先我将根据老师提出的建议对转向架的结构进行优化调整,同时对未选取完的螺钉继续进行选取装配,之后开始着手利用ABAQUS软件进行转向架构架的静强度仿真分析,并与标准要求进行比较,对模型进行优化。之后再开启工程图的绘制,最后开始对说明书的撰写。

问题一目前设计有没有什么不足的地方?

回答我目前的整个转向架已基本完成,但是对于部分螺钉的选取装配工作还没进行完,后续将会根据各个部位螺钉连接的需求,阅读文献对其进行选取装配。

问题二对于后续仿真是针对转向架装配体还是构架?如果对整个转向架仿真能完成吗?

回答我一开始的想法是将其主要部件装配起来后再进行仿真分析,但由于对整个装配体分析太过困难,工作量太大,最终还是决定安装任务书上的要求,只对构架进行仿真,但尽力做到精细。


从拿到这个题目开始,我便对其有了较大的兴趣。从一开始入手时的不知如何下手,通过老师的指点、自己的不断探索,逐渐开始对转向架的设计变得熟练。同时我也在设计的过程中会时常回忆起专业课中所学到的内容,将抽象的学习亲自运用到实际,这既使知识得到了巩固,也锻炼了我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,让我在毕业设计中得到了训练。